臺灣餐廳的服務費英文與歐美餐廳的小費英文大不同,收費本質不一樣

各位去一些餐廳用餐時,可能會發現菜單上有標示餐點要收取10%服務費,也就是無論你點多少餐點,費用加總後還要再額外加上10%服務費,這感覺有點像國外餐廳常見的小費,但是台灣餐廳的服務費與歐美餐廳的小費似乎又有點不同,其實兩者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唷!就連英文都不一樣。
歐美的服務費
在歐美的餐廳、酒吧或咖啡廳用餐,又或者是到飯店住宿時,讓飯店服務生幫忙搬行李之類的服務,通常歐美的消費者會習慣給服務生小費,作為一種對服務者的尊重及認同其服務品質,這種小費的英文稱為 tip,是一種非強制性的付款行為,完全由消費者自行決定,屬於消費者與服務生之間的關係,物業主(即餐廳、酒吧或飯店經營者,俗稱老闆)並不會插手,小費也不是由物業主收取,而是屬於服務生賺取的收入之一,服務生直接放自己口袋即可,這是歐美的文化。
臺灣餐廳的服務費
臺灣的餐廳早期其實沒有收取10%的服務費,只有開發票還是開收據的差別,如果要開發票,通常會額外加5%的稅金,這個部分是政府要收的稅,營業規模較大的餐廳通常都會開發票,而符合政府免開發票資格的小規模餐廳,通常只開收據,這個部分就不會額外加5%的稅金,你點多少食物,就是付多少錢而已,很簡單,大部分營業規模不大的餐廳或小吃店都屬於這種。
大約在七零年代,原本沒有小費文化的臺灣,許多餐廳開始陸續出現小費箱,通常放在結帳櫃台旁,讓消費者自由決定要投多少小費到小費箱裡面,通常小費箱的現金就是給餐廳服務生的收益,但是後來發現願意給小費的消費者少之又少,於是這種小費箱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現在人熟悉的服務費。
小費箱消失後,部分餐廳開始直接向消費者收取服務費,服務費的英文是 service charge,意思是餐廳提供服務所收取的費用,也就是一筆用餐必須支付的額外費用,初期有些餐廳收取5%服務費,有些餐廳收取10%服務費,久而久之,幾乎所有餐廳收取的服務費都變成10%,而這10%服務費也演變成餐廳菜單上註明的一部分,計算方式通常是點完所有餐點的費用加總後,再額外加上10%的金額。
假設餐點的費用是1000元,額外收取10%的服務費,總金額就會變成1100元,兩種計算方式如下
1000元 + (1000元 x 10%) = 1100元
1000元 x 110% = 1100元
本來這條服務費的收費項目起源是模仿歐美的小費模式,理論上應該是要給提供服務的服務生作為收入之一,但實際上有沒有進到服務生的口袋,就不得而知了。
看完以上臺灣餐廳的服務費與歐美餐廳的小費英文說法及差異,相信各位對這兩種費用應該有所了解,如果你喜歡每天學英文單字所分享的英語學習內容,歡迎追蹤我們的社群網站,跟大家一起學英文。
發表於 2023-04-17 最後更新於 2023-04-17
相關文章
restaurant 和 dining room 的差別
許多英語初學者對於 restaurant 和 dining room 這兩個可以用來表示餐廳的英文說法經常會搞混,畢竟中文都稱為餐廳,不過這兩者是不同的,看完這篇你就知道 rest ...
百貨公司的美食街
在台灣有很多大賣場或百貨公司都有美食街,這樣的文化其實是國外傳進來的,在國外的許多大型商場也都有類似這樣的美食街,英文通常稱為 Food Court,中文也稱為美食廣場,當我們去這些美食街用餐時,可能會用到一些簡單對話如 ...
台灣人吃牛排通常會選擇幾分熟,最常聽到的就是五分熟、七分熟這兩種,其它熟度不是太生就是太熟,不是大多數人能接受的,不過幾分熟這種用數字表達只是台灣人的習慣用法而已,在國外,牛排的熟度通常不是用幾分熟來表達,牛排的熟度英文通常以「rare ...
最新文章
美語的 I will fill in.意思是「我會填寫」或「我會補上」,常用在需要補資料、填表格或完成某個空格的情境中,算是很常用的一種口語說法唷!例如:
在填表格時,你可以說:「這一欄我會填寫(I will fill in this section)。」
如 ...
英文裡的 You have my word. 是一句口語用法,意思是:「我向你保證。」 或 「我說到做到。」,這句話用來表達一種承諾,讓對方知道你會信守承諾、說到就會做到,帶有一點莊重或誠懇的語氣。
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A: Are you sure you&rsqu ...
律師的英文說法是最常見的是 Lawyer,這種說法最常見,也是最通用的說法,泛指提供法律服務或代表當事人打官司的人,例如:
She is a criminal lawyer.(她是一位刑事律師。)
除了根據不同地區和法律體系,也會用不同詞語:
Attorney(尤其 ...
今天在看 Netflix 的無照律師這部美劇時,劇中有個橋段是律師的助理告訴律師說:「If you couldn't tell.」,律師回答:「I could tell.」,這個對話是助理告訴律師,如果你感覺不出來(或如果你聽不出來),而律師回應我感覺得出來或我聽得出來,這裡用到 ...
在台灣的學制裡,求學過程主要分為「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這幾個部分,在國外也相當類似,但不完全一樣,如果單純以我們台灣的學制來看,國小到研究所的英文對照說法分別如下:
國小 → Elementary School(或 Primary School,英 ...
「下班」的英文有幾種常見說法,依照語境略有不同,這裡整理幾個常用的講法:
Get off work:這可以算是最常用的說法,意思是「從工作中脫身、下班了」。例句:- I usually get off work at 6 p.m.(我通常六點下班。)
Fini ...
Fine by me 在美語中的意思是 「對我來說沒問題」或「我可以接受」,又或者是「我沒意見;我同意;可以啊。」這樣的意思,表示對某件事沒有異議,或是覺得這樣做沒關係,這句話通常用來表達隨和或同意別人的提議,但語氣可能根據情境有所不同。
用法舉例:
A: Let's ...
大多數國家都會有議長這個職位,而「議長」的英文有多種說法,取決於議會的類型和國家:
Speaker:
這是最常見的說法,特別是指立法機構(如國會、眾議院)的議長。例如:
美國眾議院議長(Speaker of the House)
英國下議院議長(Speaker ...
英文的 real bummer 是一種非正式的說法,用來表達「真的很遺憾」、「真糟糕」、「好可惜」的意思,它通常用來形容讓人感到失望、掃興、不愉快或沮喪的事情。
Bummer: 原本是指令人不愉快的事物或情況,後來演變成一個感嘆詞,用來表達失望、沮喪的情緒。
Real: ...
時間真的過好快,馬上就要跨年了,臺灣人說的跨年夜的英文是 New Year's Eve,這裡的Eve 在英文中是指節日的前一天晚上,跟農曆新年的除夕英文 Lunar New Year's Eve 是一樣的概念,所以,New Year's Eve 就是新年前夜,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