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Qingming Festival 或 Ching Ming festival)是臺灣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其實清明原本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時間為每年陽曆4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15°時開始,通常落在國曆4月4日或4月5日其中一天,經過數千年的演進,清明這個節氣已經進化成民族掃墓的一個重要節日,當然也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之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些在清明節經常會用到的英文單字,本文分為幾個段落,我們會將英文單字穿插於文章句子中,幫助大家輕鬆的學習這些單字,咱們從清明節的由來開始吧!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Qingming Festival)最早源起於古代的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也就是祭祀祖先,民間也開始仿效這樣的做法,源本沒有特別的節日著稱,大約就在清明之際,到了宋代,朝廷規定各地祭墳掃墓以清明節為主,這樣的習慣就一直流傳下來,隨著人們在清明節掃墓的行為模式逐漸擴大成整個華人圈的重要活動,清明節變得非常重要,也從原本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逐漸變成清明節,成為一個節日,在亞洲的臺灣、中國、日本、琉球、南韓、越南、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華人社區都會過清明節。
清明節的掃墓習俗
說到清明節的傳統習俗(tradition custom),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會是掃墓(sweep the grave)、祭祖(ancestor worship),雖然掃墓不一定要在清明節當天,各地的民族文化(culture)有所不同,掃墓的時間都不一定,例如客家人在農曆新年(Lunar New Year)過後的春節(Spring Festival)就可以開始掃墓,不過現在的清明節由於通常與兒童節(Children's Day)成為連續假期(consecutive holidays),大家趁這段連續假期返鄉探親、家人團聚、掃墓一起來,所以在清明節當天或前後幾天都是台灣人掃墓的重要時刻。
掃墓的時候,人們除了會打掃墓地之外,還會準備一些紙錢(joss paper),客家人的掃墓會準備豐盛的祭品、三牲、鮮花、蔬果以祭祀祖先(ancestor worship),將墓地(cemetery)打掃乾淨,還會點線香(incense)、放鞭炮(set off firecrackers)、燒紙錢(burn joss paper)、請法師進行一些法會(ceremony),較大的宗親會可能有財團法人(foundation)組織(organization),也會在掃墓期間跟宗親們報告一些宗親會的運作工作及計畫。
閩南人的掃墓與客家人有點類似,只是在一些文化做法上還是有差異,例如部分閩南人延續了部分寒食節的傳統,會先準備草仔粿(caozaiguo)、春捲(spring roll)、潤餅(runbing)、刈包(gua bao)等食物,在掃墓前食用,暫時填飽肚子,等到掃墓完後才會開火煮飯,但不是所有閩南人都遵循這樣的做法,不同地區的閩南人還是有自己的過節特色。
其它清明節傳統習俗
清明節其實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掃墓節日,除了掃墓之外,清明節還有許多活動,例如有些地方的人會吃蛋(egg)、雕畫蛋殼(eggshell)、盪鞦韆(swing)、包春捲、吃潤餅、取薪火、插柳戴柳、種樹、拔河、外出郊遊及放風箏等。
包春捲、吃潤餅-在清明節包春捲及吃潤餅的習慣來自古代,在兵荒馬亂的年代,人們沒有時間準備祭品或上戰場的食物,就有人想出把所有食材包進潤餅皮內,帶在身上,方便祭祀(worship)使用或戰場上食用,當然這只是傳說(legend),難以考證,不過吃潤餅的習俗還是在現代人的清明節習俗中存在,春捲就是炸(fry)過的潤餅,不過在內餡料(stuffing)的食材(ingredients)及包法上還是有很大的差異。
放風箏-清明節放風箏的由來起源於清朝,在清朝時期,風箏(kite)稱為紙鳶,人們會在清明節時,把一些發生的壞事寫在紙鳶上,隨風飛起後,把紙鳶的線剪斷,讓紙鳶飛走,象徵壞事遠離自己,後來隨著人們在清明節郊遊踏青、享受悠閒活動的氣氛下,放風箏(fly a kite)逐漸融入成為一種清明節的休閒活動。
郊遊踏青-由於清明節是春天,春暖花開的時間,最適合闔家出遊,趁著連續假期,除了掃墓之外,也有蠻多人會出外郊遊踏青,享受放鬆的好心情。
看完以上清明節的介紹及常用英文單字,相信你也學了不少,如果你喜歡每天學英文單字分享的英語學習內容,歡迎追蹤我們的社群網站,跟大家一起輕鬆學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