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不只是東亞生活圈的重要節日,也是臺灣人闔家團圓的一個重要節日,端午節的日期是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大約是國曆的六月份,西方世界也有許多人會想認識我們的端午節,這篇就來幫大家介紹端午節常用到的一些英文說法,也許在英文寫作或與外國朋友聊天時可以用得上,本篇文章以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兩個部分來介紹,重要的字詞旁加上英文翻譯,讓各位可以輕鬆記憶與學習。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是個在古代(ancient)就已經存在的傳統節日,有兩種由來說法,其中一個是端午節本來是個送瘟神、除瘟疫的節日,這也許是最早有端午節的原因,因為在古代衛生環境與條件可能都不像現在這麼好,炎熱的夏季(summer)容易出現蚊蟲或傳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加上古代人對鬼神特別相信,所以人們會在這個節日進行一些環境打掃、驅除蚊蟲、趨吉避凶等習俗活動,逐漸流傳下來。
另外一種說法則是跟戰國時期(Warring States Period)的愛國詩人屈原(Qu Yuan)投汨羅江(Miluo river)的故事,屈原本來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楚懷王非常信任他,結果反而讓區原遭到小人妒忌,最後楚懷王聽信小人讒言,將區原逐出了京城,難過的屈原雖然被趕出京城,但還是很愛國,寫了許多愛國詩詞,後來看見楚國被敵國攻陷,屈原寫下了他的遺作「懷沙」後,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結束了一生,此事後來傳開,人們就開始包粽子(wrap rice dumpling),將粽子丟入江中,希望江水中的魚蝦(fish and shrimp)可以吃粽子,不要吃屈原的遺體,為了紀念屈原,人們就在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當天舉辦端午節,開始有了這個節日及划龍舟、包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划龍舟
說到端午節的習俗(custom),臺灣人通常會在端午節前幾天或端午節當天的早上進行大掃除,避免蚊蟲孳生,也掃除農曆新年(Lunar New Year)以來家中所累積的髒污、灰塵,除了打掃環境之外,在臺灣最知名的端午節習俗活動當然還少不了划龍舟(dragon boat racing)及吃粽子(rice dumpling),粽子有分為鹹的肉粽(pork zongzi)及不鹹的鹼粽(alkaline rice dumplings),肉粽還有分為北部粽與南部粽的差異,早期的人們會全家人聚在一起包粽子,現代人通常買現成的粽子。
端午節也是家人團聚(family reunion)的時刻,在外地工作或念書的人們會搭乘火車、高鐵或開車上高速公路(freeway)返鄉,與家人團聚在一起,享受端午節聚餐的歡樂氣氛,吃完中午的端午節大餐後,下午可能就會安排一些戶外活動,去一些景點走走看看,也許到有舉辦龍舟競賽的場地看賽龍舟,龍舟(dragon boat)就是龍船的意思,有一位奪旗手以及兩排拿划槳的選手們一起努力划,龍舟賽通常是兩艘龍舟或數艘龍舟同時進行比賽,看哪一艘先奪到旗子獲勝,龍舟賽周邊的市集也很好逛。
臺灣人也很喜歡在端午節的正中午立蛋(stand the egg),就是利用端午節當天的正中午,太陽與地球之間接近直接照射,因為引力平衡的原理,可以很輕鬆把雞蛋垂直立起來,許多地方甚至會舉辦端午節立蛋比賽,有些甚至會被媒體採訪而成為端午節當天的新聞,至於早期用艾草(Asiatic Wormwood)製作香包(fragrant sachet)配掛在身上或門上以驅瘟辟邪的做法,在現代已經幾乎看不到了,喝雄黃酒則是因為現代醫學(medicine)發現雄黃酒具有一定的毒性,讓雄黃酒從臺灣的端午節習俗中消失,時代的變遷、科技的進步也持續改變了人們在節日中的行為。
在臺灣,端午節都是連續假期(consecutive holidays)的規劃,所以會出現返鄉人潮與車潮,大家回家過節,大約兩至三天的假期(holiday),每年不一定,連假結束就會出現返回工作崗位的人潮與車潮,所以每年端午節都會有大量的人潮南北移動,交通部(Ministry of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也會啟動各種交通管制措施,在臺灣可以說是每年的交通重頭戲。
延伸閱讀
看完以上端午節的介紹及相關英文說法,相信各位在英文寫作或跟外國朋友聊端午節都可以更容易,在這裡預祝各位讀者朋友們端午節快樂,喜歡每天學英文單字分享的英語學習內容嗎?歡迎追蹤我們。